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5|回复: 6

花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1 20: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梦回唐朝 于 2010-5-11 20:30 编辑

提起花鸭,那已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春江水暖的季节,它刚到我们家的时候,还只是一个“无名小卒”,混在一群“绒球兵团”里。它们都长着或橙黄或淡黑的扁嘴,支楞着圆溜溜着两只小眼,浑身上下都是灰色的绒毛。身体就像个松软的毛球,跑得快或伸懒腰时,偶尔从那后背的两侧伸展出一对短小的翅膀,小翅膀垂下来后,又隐入了灰色的毛球里。

   它们喜欢吃切得细细的青菜叶子和泡了水的米饭。吃饱了就在水塘里游泳、嬉戏。它们喜欢在有阳光的日子里,选一个树荫,挨挨挤挤地聚在一团睡懒觉。全身的绒毛松松软软的,被风拂过时,会露出绒毛底下那粉红色的透着纤细血管的瘦小的身躯。

   那一年,家里堆满了粮食,看形势,几年也吃不完,可勤勉的父亲还是劳耕不辍。母亲算是豁出去了,第一次一口气买了20只小鸭子。她心想:反正有的是粮食,就喂它们个肥肥壮壮吧!在农村,走亲访友时,能提上一只大肥鸭,也是一份体面的礼物。

  可老天并没有遂了母亲的心愿。20只毛绒绒的小鸭子正长到身子骨愈见高大时,一场来历不明的瘟疫,让它们相继死去,数量骤减。母亲一边叹息着自己运气不好,一边将死去的小鸭子埋到屋侧的竹林里。父亲安慰着:“难免有不听喂养的时候,能剩几只就养几只吧!”

   父亲最坏的打算里,是——“总能剩几只”,可也未能如愿。到最后,活下来的鸭子,只有一只了。它孤零零地呆在显得过于宽敞的鸭笼里,一遍又一遍地无望地呼唤着它的伙伴。

   盛夏一过,它长得渐渐健壮起来,似乎也渐渐习惯了孤独与寂寞。灰色的绒毛渐渐褪去,换成了一身黑、白、灰交杂着的油光发亮的羽毛,那羽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使它看上去精神抖擞。

    在丰收的季节里,它踱着从容的步子,摆动着肥硕的尾巴,跟随着我们在地里捡抬着稻穗。它偶尔会抬起头来,伸长脖子,发出几声嘹亮而沙哑的“嘎嘎”声。

   花鸭爱玩,但总记得回家的路。清晨的时候,它早早就出窝了,用它那独特的哑音,“嘎嘎”地唱着欢快的歌,呼唤我们起床。它在院子旁边的小池子里游游泳, 吃我们放在木桶里泡了水的谷子。吃得饱饱的,直到脖子的旁边又胀成了“另一条脖子”时,它便迈着优雅的步子,不急不缓地出门了。它偶尔和别的鸭群一起在大池塘里嬉戏,偶尔独自在水田里寻着泥鳅和小鱼。 太阳下山的时候,它就回来了,然后不用我们去管它,它独自走向自己的“床铺”,静静地休憩。

   有好几次,暮色四合了, 它还没有回来。我妈忧心忡忡的,总怕孤单的花鸭丢了,忘记了回家的路。可是,它总是会在一天中最后的余晖里,出现在家门前的小路上。

   也有好几次,我看见它夹杂在一大群晚归的鸭群里,欢快地叫着,推推搡搡的,待走到分叉路口时,它马上从鸭群中钻出来,独自踏上回家的石板小路,总让我惊诧于它的清醒。  

   在乡下,每当逢年过节或是家里来客人时,最先遭殃的总是那些长得肥硕的鸡和鸭。而花鸭却在我们家里惬意地生活了好几年,直到“寿终正寝”。不杀它的理由总是很多的。它能在20只鸭子里保留了惟一的性命,难道还不足以让我们珍惜它的生命吗?这样想,难免有些矫情。但它是那么听话,那么让人省心。它没有一次跟着它的朋友们跑了,嬉戏归嬉戏,快乐归快乐,但它总记得:它是我们这个家里虽孤独却又被我们全家惦记着的一员。
                                                                              
    当然,它也有让我母亲恼火的一次,但那也是仅有的一次,更是让母亲一直感怀于心的一次。

    那天清晨,如往常一样,它踱着步子出门了,走到菜园子的尽头,又折了回来。起初母亲并不在意,但是一想到它也许会在堂屋里拉屎,便慌忙将它赶远了。

   可是,不一会儿,花鸭又回来了。母亲这次拿了一根竹梢,将它赶得远远的,直到它拐了弯,我们看不见了为止。可是,它是如此的“不通情理”,几十秒后,它又出现了,慌慌张张地往家里跑……就这样,赶远了又回来,赶远了又回来。它仿佛跟我母亲较上了劲。每一次回家时,步伐都比上一次急促,最后一次,它连翅膀都张开了,恨不得飞回来。母亲实在没有办法,用竹梢打了它几下,也无可奈何了。它居然忍受着,在母亲面前的草丛里蹲了下来,在母亲的注视下安静地蹲着,不一会儿,它又站起来了,骄傲地“嘎嘎”了两声,用比平常更慢、更从容、更无所畏惧的步子,一摇一摆地扬长而去……

    而那草丛里,躺着的是一枚温热的、白得耀眼又挂着血痕的蛋!——那是它下的第一个蛋,那枚蛋,也躺在了我们的记忆里。

     从此,家里的餐桌上,便多了香香脆脆的煎鸭蛋。厨房里,多了一大坛咸鸭蛋。

    十几年的光阴,仿佛一瞬间就过去了。之所以还记得它,是因为我总忘不了如陶渊明笔下所述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宁静生活。忘不了故乡的点点滴滴。忘不了一家人在一起度过的每一个平淡却隽永的朝朝暮暮。
发表于 2010-5-11 21: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特别喜欢楼主的文章,因为能看到我的童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1 21: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所说的是花啊这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1 22: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1 22: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一只鸭子可以写上这么一大篇,太厉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2 12: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鸭汤,,就是这个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2 12: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鸭汤,,就是这个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高平人网|高平论坛|隆回高平人网|高平人网络社区

GMT+8, 2025-5-5 11:43 , Processed in 0.09534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