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4|回复: 3

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几点建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9 12:2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逍遥网仙 于 2009-11-9 12:25 编辑

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几点建议

编号:E政案第1305号
案由(提案主题):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几点建议
提案类别:时政类
主办(上报部门):教育部
协办:财政部 发改委
提案人: jinhuachunmeng 政治面貌:群众
内容:在履新一个星期之后,教育部新任部长袁贵仁不仅提出了义务教育工作的新目标———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而且还提出了义务教育新目标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即“要努力实现2012年义务教育区域内初步均衡、2020年区域内基本均衡的新目标”。这是袁贵仁履新以来首次就教育问题的宏观目标表述看法。 
新上任的袁贵仁部长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并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可以说切中了当前义务教育症结所在,找准了教育部改革与发展的突破口,在值得肯定的同时,也给人们以期待。
当然,真正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除了必须有主管部门指导思想上的明确和奋斗目标上的确立之外,还需有更加具体可行的举措和细则作为保障,这一点也许不是我等百姓应该操心考虑的事情,但还是觉得有些想法和建议需要说出来。
其一,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应重点向农村倾斜。一是资金投入重点转向农村。重点完善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贫苦地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大幅提高农村教职员工工资和福利待遇,为贫困人群发放助学生活补助。二是优良师资向农村教育流动。一方面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比如任教农村工资待遇大幅高于城市,任职满5年以上优先调职晋级等等)鼓励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另一方面在不改变编制单位情况下有计划地组织城市优秀教师定期(比如2年)到农村支教,并把支教情况与教师晋级晋升和工资待遇调整挂钩,支教期间给予一定生活补贴和工资奖励。三是重点高中招生比例向农村扩大。在无法均等幼儿时期和重点高中教育资源的情况下,只有通过降低农村学校学生进入重点高中门槛实现,因为与城市孩子相比,由于条件的天壤之别,农村孩子在幼儿时期的教育就已经远远落后于城里孩子,也就是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了。
其二,打破学校重点非重点之分,取缔权贵学校和贵族学校。人为地把学校分为重点与分重点,并在资源配置上区别对待,是造成教育不公的根本原因,因此必须打破学校重点非重点界限,在资源配置和教工待遇上一视同仁,优秀师资向基础条件差的学校流动不仅收入不降而且还应大幅提高。权贵学校(领导干部子女学校)和贵族学校(老板子女学校)的存在不仅是对社会公平的挑战,而且是人为地分割分化社会,是导致社会不稳定的一个因素,这种从小就开始强化权贵阶层后代优越意识的学校,培养出来的所谓精英人才能有多少平等、平民意识、能否真正为国家、人民大众服务很值得怀疑!所以对这样的学校必须取缔。
其三,坚决去除教育功利性,强化教育公益性。教育本身的目的应该是为国家的发展、民族振兴培养人才,为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提供智力支撑和服务保障,因此教育的本质必须是公益性而不应是功利性,那些把教育当产业发展、当赚钱机器的做法,不仅误导教育方向,而且误国误民,因此,教育改革,必须切实采取措施大力去除教育功利性,还教育以公益性的本来面目,只有这样,教育的改革才是真正的改革,教育的发展才能真正步入正确轨道。
其四,适时延展义务教育,提高义务教育覆盖面。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高速发展、社会进步日新月异的情况下,九年制义务教育显然已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初中毕业生如果不进行继续教育,而是直接走入社会,难以适应工作需要,不过是会识字的新文盲而已。因此有必要延展义务制,实行高中义务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至于义务教育的覆盖面,应该将包括残疾儿童在内的所有孩子纳入义务教育对象范围,同时建立国家贫困助学基金,对贫困家庭子女予以生活补贴,让他们能够顺利完成义务教育。
其五,适应人员流动频繁现状,完善教育财政拨款体制。改变目前的义务教育财政按户籍人口拨款的体制,实行财政拨款按当地在校注册实有人数下达,并加强审计监督,解决适龄儿童随父母流动就学和流入地政府责权利相统一 的问题。
实行义务教育均衡是一项利在百姓、功在国家的大好事,如何把好事办好,好事办实尚需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进行深入调研、认真探索,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虽然这项改革还面临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但相信,只要政府下定决心,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把这件事情做好做到位。

建议: 其一,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应重点向农村倾斜。一是资金投入重点转向农村。重点完善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贫苦地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大幅提高农村教职员工工资和福利待遇,为贫困人群发放助学生活补助。二是优良师资向农村教育流动。一方面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比如任教农村工资待遇大幅高于城市,任职满5年以上优先调职晋级等等)鼓励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另一方面在不改变编制单位情况下有计划地组织城市优秀教师定期(比如2年)到农村支教,并把支教情况与教师晋级晋升和工资待遇调整挂钩,支教期间给予一定生活补贴和工资奖励。三是重点高中招生比例向农村扩大。在无法均等幼儿时期和重点高中教育资源的情况下,只有通过降低农村学校学生进入重点高中门槛实现,因为与城市孩子相比,由于条件的天壤之别,农村孩子在幼儿时期的教育就已经远远落后于城里孩子,也就是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了。
其二,打破学校重点非重点之分,取缔权贵学校和贵族学校。人为地把学校分为重点与分重点,并在资源配置上区别对待,是造成教育不公的根本原因,因此必须打破学校重点非重点界限,在资源配置和教工待遇上一视同仁,优秀师资向基础条件差的学校流动不仅收入不降而且还应大幅提高。权贵学校(领导干部子女学校)和贵族学校(老板子女学校)的存在不仅是对社会公平的挑战,而且是人为地分割分化社会,是导致社会不稳定的一个因素,这种从小就开始强化权贵阶层后代优越意识的学校,培养出来的所谓精英人才能有多少平等、平民意识、能否真正为国家、人民大众服务很值得怀疑!所以对这样的学校必须取缔。
其三,坚决去除教育功利性,强化教育公益性。教育本身的目的应该是为国家的发展、民族振兴培养人才,为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提供智力支撑和服务保障,因此教育的本质必须是公益性而不应是功利性,那些把教育当产业发展、当赚钱机器的做法,不仅误导教育方向,而且误国误民,因此,教育改革,必须切实采取措施大力去除教育功利性,还教育以公益性的本来面目,只有这样,教育的改革才是真正的改革,教育的发展才能真正步入正确轨道。
其四,适时延展义务教育,提高义务教育覆盖面。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高速发展、社会进步日新月异的情况下,九年制义务教育显然已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初中毕业生如果不进行继续教育,而是直接走入社会,难以适应工作需要,不过是会识字的新文盲而已。因此有必要延展义务制,实行高中义务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至于义务教育的覆盖面,应该将包括残疾儿童在内的所有孩子纳入义务教育对象范围,同时建立国家贫困助学基金,对贫困家庭子女予以生活补贴,让他们能够顺利完成义务教育。
其五,适应人员流动频繁现状,完善教育财政拨款体制。改变目前的义务教育财政按户籍人口拨款的体制,实行财政拨款按当地在校注册实有人数下达,并加强审计监督,解决适龄儿童随父母流动就学和流入地政府责权利相统一 的问题。
实行义务教育均衡是一项利在百姓、功在国家的大好事,如何把好事办好,好事办实尚需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进行深入调研、认真探索,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虽然这项改革还面临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但相信,只要政府下定决心,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把这件事情做好做到位。

[发帖际遇]: 逍遥网仙开车超速被罚款金钱13.
19.gif
发表于 2009-11-9 17: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低层的百姓是鱼肉,爱咋办咋办吧,无力改变现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9 22: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百姓是砧板上的肉,横切竖切反正是切,随便吧.建议正是理想的,现实是幻想的.

[发帖际遇]: 方脑壳在五星级酒店和MM HAPPY一晚, 花费金钱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0 23: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高平人网|高平论坛|隆回高平人网|高平人网络社区

GMT+8, 2025-5-6 01:46 , Processed in 0.08892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