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来平罗,一起上街,该过马路了,大大小小的车一辆接一辆地飞驶而来,呼啸而去,等了半天,我们也无法走到街那边。我不禁恼怒地抱怨:“这真是车比驴多!”父亲说:“现在的社会,到处都是车,哪里还有驴子。”父子两人开怀大笑。
又有一次,骑自行车上班,到了平罗二中校门口对面,几次三番要走过马路进入校园,可是一辆辆汽车长鸣着喇叭尖啸而来,气势汹汹地奔腾而去,干瞪着校园而无法进入。你看那些车,校门口两边“学校区域,减速慢行”的醒目标语他们熟视无睹,甚至,那高高的减速带也不能让他们的车速有所减慢。也是这天中午放学,在拥挤的学生中,一个小车差点把两个女学生压倒,司机还探出头来骂那两个女生,气得旁边的老师们直翻眼。我诅咒:“狗日的车,真是比驴还多。”旁边的老师就说:“现在的孩子看见毛驴,根本不认识那是什么。”我大笑,说,我的女儿第一次看见毛驴,兴奋地蹦跳起来,拍手大叫:“好大的小灰兔呀!”于是,快乐的笑声荡漾在公路边。
事后不禁想,现在怎么就真的看不到毛驴的身影了呢?那亲密的毛驴,怎么就这么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呢?别说城里了,就是走在乡下,所到这处,在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全都是农用拖拉机、收割机等等,而毛驴呢,那些当年为家乡人立下汗马功劳的毛驴,却踪迹全无,飘荡在乡村的天空的,是一种“毛驴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怅然。
于是,很自然地,就想到了童年时代的毛驴。那时候,别说农业机械化了,就是牛马骡子等比较力大体壮的牲口也不多,而毛驴呢,到处都是因此,毛驴就成了农人的心肝宝贝。我的姑妈身怀六甲,还下田地里去犁田。她的老公公在后面扶着犁把手,姑妈在前面牵着毛驴走。老汉心疼毛驴,叫骂着让怀孕在身的儿媳帮毛驴一起拉犁,气得姑妈大哭,离家出走。在老汉的心目中,毛驴比亲人都还当紧呢。
毛驴吃苦耐劳,一点都不亚于其他牲口,而且性情温柔,小孩也可以使唤它们。犁田、拉车、拉播种机,等等,样样能干。万千动物中,恐怕也只有毛驴,才能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绕着那轮孤单的磨盘转,一转就转过了成百上千年,为人类转出了细细白白的面粉来。如今的社会,私家车普遍流行,可是,大多数没有车的人仍然平平淡淡毫不在意,而在那个年代,没有毛驴的人家,生活的尴尬,是别人体会不出来的。
我是回族,按伊斯兰教的规定,自然是不能吃驴肉的,可是听那些汉民同事说驴肉多么多么香,还说“天上的龙肉,地下的驴肉”,看他们说这话的表情,那样的悠然神往,我就知道,驴肉,真的很香。有几次,五香中学校门口来了卖驴肉的,一帮老师们呼啦一拥而上,把车上的驴肉一抢而光,乐得肉贩子直咧嘴呵呵笑。后来查资料,得知驴肉极富营养价值和医学价值,“补血、补气、补虚、壮阳健肾的功能,是理想保健肉食品”。难怪汉民同胞们把驴肉视为美味佳品。
至今还记得,小时候家里养的那头母驴死了,我们心里十分难过。这时候,来了一个买驴的,父亲就把这只死驴无偿送给他。因为,在回民的观念里,把死去的家畜卖给别人是极不道德的,是有罪的。
然而,在人们的观念里,毛驴,却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人们给毛驴扣上了很多名不副实的帽子,好像毛驴总是和愚蠢、呆笨相联系的,是愚蠢和呆笨的象征。你看那一串串长长的名单:蠢驴、呆驴、傻驴、瞎驴、死驴、秃驴、精驴、老驴、跛驴、贼驴、懒驴、野驴、驴头不对马嘴、好心做了驴肝肺,等等,似乎一切愚蠢呆傻却又贼尖贼滑、好吃懒做、忘恩负义、奇丑无比的品质和形象,都是毛驴的专利,毛驴,也总是被拿来当做骂人侮辱人的代名词。甚至,还有“驴媚”这个词,把一盆阿谀逢迎媚态十足的臭屎也扣在了毛驴头上。其实呀,据我所知,喜欢讨好人的动物,就只有哈巴狗而已,可是,人们却没有骂哈巴狗是“狗媚”。凡此种种,毛驴,实在是冤枉透顶了。
这还不说,你看民间故事中的毛驴,也好像总是一副呆相。
柳宗元在《黔之驴》中极尽嘲笑之能事,对毛驴进行了百般挖苦。你看那头驴子,好不容易来到了山清水秀的贵州山区,却不知自我保护,只是一味地贪吃,结果自己成了老虎口中的美食。于是,一个“黔驴技穷”的成语千百年来流传不衰。其实,自然造化就赋予了毛驴许多先天缺陷,牙齿不够锋利,力气不够大,肉美而皮薄,甚至连牛羊一样的角也没有,没有马的速度,没有虎狼一样凶狠的面孔,没有兔子一样敏捷的身材,面对凶残无比的老虎,你让毛驴又能怎样呢?都怪那只老虎太狡猾,不然,你让它乖乖地挨上毛驴几下踢看看如何?俗话说,“慢驴踢死人”呢,何况一只老虎而已,几蹄子上去,不把他踢残才怪。
不过话又说回来,有时候,毛驴真的有点呆。您看,贾岛骑着毛驴到京城去参加科举考试,偶然得诗两句,沉吟间忘了看前面的路,而毛驴呢,也不管不顾地径直往前走,结果撞到了韩愈的车队,幸亏韩愈宽宏两大,没有怪罪贾岛,否则,那只小毛驴可就罪责难逃了。但是,也幸亏毛驴发呆冲撞韩愈,才有了“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千古名句。你想,毛驴若是远远地看到韩愈车队过来了,连忙绕道而行,甚至撩起蹄子撒欢儿,惊醒了贾岛,打断了他的思维,他还能想出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来吗?若真那样,岂不是中国诗坛的一大损失?所以,我们真应该感谢毛驴的发呆。毛驴不写诗,可是,毛驴却懂得贾岛,懂得诗人。谁又说毛驴真的呆呢?
最潇洒的,是八仙中的张果老。您看他老人家,长袖飘飘,白发冉冉,倒骑在毛驴背上,捏一把酒葫芦,一路游山玩水喝酒高歌好不惬意。毛驴呢,也温温顺顺地驮着他老人家悠儿悠哉纵情山水,潇洒不羁。有时候我想,这只驴子,真呆,你咋就不撩起蹄子,扭两下屁股,把老先生给扔下去,然后远走天涯,从此不必再遭受被人骑的负重与痛苦了。可是又一想,这也证明了驴子对张果老的忠诚,绝不趁人之危,能够担当重任而矢志不渝不离不弃,是真正赖以信任的朋友,这是多么可贵的品质啊。
当然,并非所有的人都对毛驴抱有偏见。维吾尔族人民中有个故事流传久远,那就是阿凡提,真正集智慧与正义于一身、老幼皆喜欢的人物。我们经常夸人聪明,说“聪明得就像阿凡提”。阿凡提有一只毛驴,是他的爱驴,无论走到哪里都如影相随。大概是爱屋及乌吧,后来我们充满爱意地夸赞某个人:“聪明得就像阿凡提的小毛驴。”你看,长期与阿凡提相依相偎,连毛驴都变得聪明无比惹人敬慕。
就是这样对我们人类曾经做出莫大贡献的毛驴,就是这样集忠诚、憨厚、善良、聪明而又尽职尽责等高尚品质的小毛驴,就这样在故乡的大地上消失了。每当一出家门,看到漫天疯狂的车辆,不禁对毛驴是那样的想念。那个骑着驴马走天下的时代一去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寸步必车,可是伴随而来的,是交通堵塞、车祸、废气污染、废铁污染、废弃橡胶污染等人为的灾祸。就这样,那些美女们还靠在一辆辆高档车上坦胸露乳翘首弄姿扭股晃腰花枝招展地抛媚眼洒秋波,刺激人们买车的欲望,还美之名曰“车模”。我想,现在的社会没有车并非不可以,可是,过去那个年代,没有毛驴是绝对不行的。然而,当年毛驴至尊宝贵的时候,咋就没见一个个美女翘首弄姿地站在毛驴身边充当“驴模”,为毛驴做宣传,刺激人们买驴养驴的愿望呢?当“世界无车日”兴起的时候,我又在想,也别说什么无车了,什么时候,车能够少一点,也是人类的万幸!车除了可以代步以外,对人还有什么作用呢?可是毛驴,曾经有过一个对人类功德无量的千年历史和丰蕴文化。
看着眼前浩浩荡荡尖啸而过的车队,我心惊肉跳,我大吼:
“靠!这个世界,车比驴多!”
|